摘要

《洗澡》中存在两种"洗澡",一种是革命政权主导的公共"洗澡"。知识分子主要在语言层面参与"洗澡",通过语言改造落后思想,通过语言表达进步理念,通过语言检验"洗澡"成效。另一种是以许彦成、姚宓为代表的自我"洗澡",它不借助语言进行,在自我精神灵魂层面展开,不具有公共性。杨绛在《洗澡》中肯定知识分子精神改造和"洗澡"的必要性,但希望以"自觉自愿"的方式进行,以"完善自我灵魂"为目的。两种"洗澡"之间的分歧,也是普遍社会政治实践的要求和个体精神自由完善的要求之间的分歧,应以"历史的同情"的眼光看待这些分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