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野外观察、粒度和遥感资料的综合分析,详尽描述了青海湖二郎剑—黑马河地区从物源区到沉积区的地表沉积动力过程。青海湖南岸现代前滨亚相的湖滩沉积分为滩脊、滩脊间、滩后席状砂和滩后潟湖。以现代滨岸相的研究为基础,结合两个典型剖面,深入分析单一期次和多期次湖滩的沉积特征,建立了多期次湖滩的沉积演化模式,并对比分析古今滨岸相的沉积特征。青海湖南岸源-汇沉积体系的控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物源区的岩性特征、水系、植被类型和覆盖度、风场、波浪、湖流、湖平面升降等。山地地貌影响着水系分布、区域风场和沉积物搬运距离,湖底地貌影响着湖流的环流方向。被侵蚀和搬运的沉积物类型取决于物源区的岩性特征。植被类型和覆盖度决定着物源区沉积物的稳定性。水系的径流量和沉积物的供给类型及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影响着沉积物搬运过程。区域上的风场特征与降雨量存在着密切关联,从而间接影响植被类型和覆盖度。波浪控制着单期滩体的形成。湖平面升降影响着可容纳空间的变化,从而控制着多期滩体的形成。青海湖南岸二郎剑—黑马河地区现代沉积体系的形成与展布除了受源-汇体系控制,还与风向和风力有关,具有明显的强物源、背风的特征,表现为强物源背风体系。
-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