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文学翻译中的难题,因其语言简练、内涵丰富,给翻译活动带来诸多挑战。翻译时需将原诗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再现,使异国读者尽可能获得共鸣、震惊和美的快感。本文以郭沫若和汪飞白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黄水仙》的译文为例探讨语境顺应论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从心理语境、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顺应三个角度加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