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以来,对中国文学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文论话语“文以载道”遭遇了被广泛批判的命运。徐复观以新儒家学者特定的文化立场,对此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这一命题现代价值的开掘进行了有益探索。以“心性说”为基础,徐复观潜在地将“文以载道”转换成“文以载心”,为其在古今、中西两个向度上打开了一条通路。“以通求变”成为他疏释“文以载道”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在还原“文以载道”历史面貌的同时,通过与“为人生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的对话与沟通,徐复观用传统话语消纳了环绕新文学史的两大理念,赋予“文以载道”参与现代文学批评的权限,对我们今天汲取古典资源以建设中国文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