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2015—2020年四川省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数据,利用空间统计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2015—2020年四川省GPP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20年四川省的GPP空间差异较明显,以岷山—横断山脉为中心向北向南延伸的山地地区年GPP值较高,以此为界东西两侧区域其值较低。GPP均值最大的区域为川西南山地区[214.00(g·c)/m2],最小为川西北高原区[104.51(g·c)/m2]。市州尺度上,GPP均值最大和最小分别为巴中市[226.05(g·c)/m2]和甘孜州[103.72(g·c)/m2]。2015—2020年,四川省GPP>150 (g·c)/m2的区域面积占比大于50%,且GPP<100(g·c)/m2的区域面积占比减少了3.41%,GPP>200 (g·c)/m2的区域面积占比增加了1.14%,GPP年均值由155.19 (g·c)/m2上升至157.35(g·c)/m2,表明四川省的植被生物量呈增加的趋势,植被固碳能力有所增强,植被状况整体呈现向好的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