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一步缩短早稻的生育期是我国南方双季稻区的重要育种目标之一。本研究以早籼稻珍汕97和中籼稻密阳46为亲本,构建了珍汕97早熟型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IL)和NIL-F2群体,分析成花素基因RFT1在早稻遗传背景和自然长日照种植条件下的遗传作用。结果表明,与RFT1的珍汕97等位基因相比,密阳46等位基因能够显著促进抽穗,同时对产量性状呈轻微负向作用。在2个群体中,RFT1对抽穗期的加性效应为0.84~1.21 d,贡献率为10.46%~18.62%。在NIL群体2年重复试验中,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加性效应分别为3.06粒和2.02粒、2.98粒和1.48粒、0.12 g和0.08 g、0.63 g和0.38 g,贡献率在0.99%~2.76%之间。这些结果显示,密阳46的RFT1等位基因能够在较低产量代价下缩短早稻的生育期,为晚稻提供更充裕的生长时间,进而提高双季稻的生产潜能。
-
单位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