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面向城市居民,分析不同类型城市社区的特征及其社会资本对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为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年10—11月,在成都市选取农转非集中安置小区(807份)、单位宿舍(393份)、商住楼盘小区(426份)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农转非社区、单位社区和商住楼盘社区的居民在性别(χ2=16.305)、年龄(χ2=33.386)、婚姻状况(χ2=22.344)、教育程度(χ2=193.373)、社保情况(χ2=14.428)、商业保险购买情况(χ2=6.234)、到医疗点的最快用时(χ2=41.344)、自评健康方面(χ2=10.439)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类社区在个体(F=3.875)、家庭(F=11.329)、社区(F=21.209)、工作单位(F=50.517)和宏观(F=19.116)五个层面及总的社会资本(F=49.503)得分也均在差异(P<0.05);影响居民自评健康的因素有社区类型(商住小区OR=1.356,95%CI:1.021~1.800)、年龄(OR=0.976, 95%CI:0.965~0.986)、个体社会资本(OR=1.015,95%CI:1.009~1.022)、社区社会资本(OR=1.014,95%CI:1.005~1.022)和宏观社会资本(OR=1.028,95%CI:1.013~1.044),其中个体、社区、宏观社会资本和商住小区为自评健康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三类社区中农转非社区居民的教育程度、就业率偏低,就业情况和各层面社会资本均有待改善,社区可通过多种措施来提升居民社区社会资本水平,从而促进居民健康。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