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是中唐诗人张若虚的长诗,语言瑰丽,意境悠远,富于文化意象,饱含宇宙情怀,在英译过程中既是重大的挑战,又是宝贵的研究素材。本文将以目的论(Skopos Theory)为依托,通过对许渊冲、Charles Budd及W.J.B. Fletcher三个译本的对照研究,探寻不同翻译目的下对唐诗中文化意象的不同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