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为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集2018 - 2020年四川省布病报告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 对人间布病病例的三间分布情况(人群、时间、地区分布)和个案调查资料(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8 - 2020年四川省共报告布病病例309例, 无死亡病例, 年均发病率为0.123/10万。在309例布病报告病例中, 男女性别比为2.4∶1.0(218∶9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 60岁, 占79.9%(247/309);职业以农民为主, 占51.8%(160/309)。全年各月均有布病报告病例, 主要集中在3 - 8月, 占总病例数的72.5%(224/309)。2018 - 2020年四川省21个市(自治州)均有布病病例报告, 其中累计发病数前5位的市(自治州)依次为成都、凉山、自贡、内江、泸州, 合计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0.5%(187/309)。在309例布病报告病例中, 完成个案调查279例, 其中有牲畜及其制品接触史者258例, 占92.5%;接触牲畜种类均为羊;传播方式主要为直接接触传播, 占88.5%(247/279);传播途径主要为养羊(50.2%, 140/279)、屠宰羊(18.6%, 52/279)、卖羊肉或羊肉餐馆切割羊产品(11.1%, 31/279);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多汗和肌肉及关节酸痛, 分别占91.4%(255/279)、89.2%(249/279)、80.3%(224/279)和65.2%(182/279)。结论四川省布病疫情呈扩散加重趋势, 春夏季流行。布病病例以散养羊农户高发, 直接接触感染为主;临床表现多样但无特异性。相关部门应加强针对重点人群和地区的防控工作, 以控制布病疫情发生。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