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滴棚膜表面结构对薄膜流滴性能的影响

作者:张海潮; 王影; 沙世强; 史颖*; 刘立志; 宋立新
来源:塑料科技, 2021, 49(08): 7-10.
DOI: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1.08.002

摘要

采用白光干涉轮廓仪对三种棚膜样品,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膜、国产聚烯烃(PO)膜、进口PO膜的表面结构进行对比,并对样品表面形貌、球晶尺寸、热性能、雾度与透过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产EVA膜和PO膜主要基于表面改性实现流滴性,薄膜球晶尺寸较小且表面相对平整,因此表面雾度较小,整体雾度较低。同时,由于基材结晶度偏高,最终国产棚膜光透过率低于进口PO膜。而日本进口PO膜具有更密集、突起更明显的表面结构,与荷叶的起伏结构相类似,从而改善流滴性能。相比表面改性,结构的改善能够使薄膜流滴性能更持久。然而,由于表面起伏较大,对光的散射更明显,因此进口PO膜表面雾度更高。但进口PO膜基材的结晶度较低,使薄膜的光透过率更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