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昕; 李亦蕾; 刘世霆; 莫立乾; 赵进军; 范湄妲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 37(19): 2587-2590.
DOI:10.13699/j.cnki.1001-6821.2021.19.011

摘要

目的考察吗替麦考酚酯联用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治疗方案为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对照组为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估吗替麦考酚酯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24周后,对照组泼尼松日均剂量为(20.67±12.96) mg,环磷酰胺平均剂量为(0.40±0.01) g,2周1次;试验组泼尼松日均剂量为(13.83±12.91) mg,吗替麦考酚酯平均剂量为(0.47±0.16) g,每天2次。治疗前后,对照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分别为8.13±3.60,3.30±3.89,试验组分别为6.63±7.19和3.78±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肾功能指标中血清肌酸酐、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尿素均较低,血小板较高(均P <0.05)。结论在SLE治疗中,吗替麦考酚酯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活动度,且激素用量有更少的趋势,安全性方面,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的风险相较于环磷酰胺更低,但是应用吗替麦考酚酯的患者存在INR和APTT降低的风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