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第二极体(PB2)排出时间在预测体外受精结局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12月在上海瑞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周期的患者,分别于授精后的3 h、4 h、5 h观察PB2出现情况。根据授精后5 h内是否排出PB2将卵子分为A组(有PB2排出)和B组(无PB2排出);再根据PB2排出时间,将A组的卵子分为A1(3 h排出)、A2(4 h排出)和A3组(5 h排出)。比较各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和可用胚胎率。结果授精后3 h约29.13%的卵子排出PB2,4 h约59.19%卵子排出PB2,5 h约68.25%卵子排出PB2;A组的受精率、两原核(two pronuclear,2PN)率、卵裂率和胚胎可用率显著高于B组(P<0.05),异常受精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1组的受精率、2PN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显著高于A2和A3组,异常受精率显著低于A2和A3组(P<0.05);A2和A3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和胚胎可用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外受精周期中,根据PB2排出时间预测体外受精结局有一定的价值,但尚存局限性;PB2排出时间与胚胎质量存在一定的关系。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