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170例GIST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术前D-D及FIB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70例GIST患者中男91例,女79例;多见于5070岁年龄段;肿瘤原发部位最常见于胃(122例,71.8%),其次为小肠(34例,20.0%)。全组术后3、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85%、75%。以生存结局(出现转移或复发)为状态变量的ROC曲线显示,D-D与FIB的最佳截点值分别为1.24mg/L、3.24g/L。单因素分析显示,D-D≥1.24mg/L、FIB≥3.24g/L、NIH危险度分级中高危、肿瘤直径>5cm及胃以外部位肿瘤均与GIST患者术后3、5年RFS降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D-D(RR=0.382,95%CI=0.1510.967,P=0.042)、FIB(RR=0.123,95%CI=0.0350.430,P=0.001)、肿瘤NIH危险度分级(RR=0.149,95%CI=0.0420.524,P=0.003)是影响GIST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IST患者NIH危险度分级与D-D、FIB之间均存在明显相关性(r=0.648、0.868,均P<0.01)。结论:术前血浆D-D及FIB可作为预测GIST患者术后预后的参考指标。
-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