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政治监督是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重要机制。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确化、常态化,可分三步走:一是明确政治监督的本质;二是对政治监督的本质作规范语义转换;三是建构政治监督的构成要件。就其本质而言,依结构主义视角观之,政治监督是“内部监督的外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内部监督”,是由集中统一的党政治理结构所生产的。将政治监督转换到规范论中,则呈现为“二阶”的保证责任,并可将其概括为维护党的纯洁性与统一性。纯洁性以领导干部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度为表征;统一性以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为表征。建构政治监督构成要件的目的在于,明确政治监督的权力边界,防止政治监督上纲上线。政治监督的构成要件是以被监督者为中心进行的理论建构,应形成包括一般客观构成要件、特殊客观构成要件、一般主观构成要件与特殊主观构成要件的阶层性结构,具体包括前置行为、监督方式、监督主体、监督对象、领导干部的功能性权力运行以及主观对抗性目的等构成要件要素。

  • 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