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应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1-01-2018-10-31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且完善多基因检测的晚期NSCLC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CYP2D6*10基因多态性状态、性别、年龄、是否吸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状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不良反应等。分析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疗效以及安全性关系。结果 53例患者中CYP2D6*10野生型34例(37.7%),纯合突变型7例(13.2%),杂合突变型12例(22.6%)。CYP2D6*10野生型患者中位OS为26个月,高于纯合突变型的21个月和杂合突变型的24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5,P=0.659,95%CI为24.65~38.63。CYP2D6*10野生型患者PFS为4个月,高于纯合突变型的2个月和杂合突变型的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08,P=0.052,95%CI为3.85~5.54。将CYP2D6*10纯合突变型和杂合突变型患者合为一组,患者PFS为2个月,CYP2D6*10野生型患者PFS为4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P=0.015,95%CI为3.85~5.54。Cox回归分析显示,CYP2D6*10基因多态性状态可作为PFS的独立预测因素,HR=1.962,95%CI为1.083~3.553,P=0.026。在不良反应方面,有11例患者发生>Ⅲ度骨髓抑制,其中8例(72.7%)发生在CYP2D6*10野生型患者中。结论应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CYP2D6*10野生型PFS高于纯合突变型和杂合突变型患者。但本研究缺乏正常人对照,观察到的CYP2D6*10野生型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中重度血液学毒性的现象尚需进一步验证。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