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与疗效的相关因素,提高治疗技术。方法 1 73例次,2 39节椎体病变,经病史、影像学或病理证实椎体恶性肿瘤行PVP术,临床疼痛症状为Ⅰ级(轻度疼痛) 39例,Ⅱ级(中度疼痛) 84例,Ⅲ级(重度疼痛) 5 0例。术后采用WHO标准观察1周~1个月,平均2周。结果 2 39节椎体穿刺失败1例1节椎体,技术成功率99.6 %,共1 97个椎体行术前造影检查:造影剂经肿瘤破坏区向椎体外渗漏5 7节椎体,6例6节椎体有造影剂进入相邻椎间盘;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剂量颈椎1 .5~2 .5ml,胸椎为2~4ml,腰椎为2~6ml;短期内疗效显示疼痛完全缓解5 4 .9%,部分缓解39.9%,总有效率94 .8%。术后CT证实PMMA向椎体周围组织渗漏6 3例,包括9例引流静脉、4例椎管内硬膜囊外和3例渗漏入相邻椎间盘,4 7例向椎体旁渗漏,仅1例瘫痪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加重。结论 PVP短期内可明显减轻脊椎恶性肿瘤所致的疼痛症状。术前对脊椎恶性肿瘤的准确评估,结合术中椎体内造影,严格掌握注射时机,可提高治疗疗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