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抗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央明确要求各地要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但笔者注意到,在全国上下掀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之际,一些抗疫标语十分扎眼,眼花缭乱的说辞,甚至引发海内外的广泛关注。首先必须肯定的是,为了最大化实现宣传效果,达到规劝民众重视防疫、佩戴口罩、减少聚会的目的,各地方基层单位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些朗朗上口的标语也的确完成了从传播力到影响力的转化,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抗疫工作作出了贡献。宣传标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沟通和宣传动员作用,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出现的乡村"硬核"抗疫标语。这些乡村"硬核"抗疫标语往往张贴悬挂于村口、路口等标志性场景中,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劝导村民和进行说服教育的宣传目的,完成了其在乡村地区的初次传播。之后,这些乡村"硬核"抗疫标语经由社交媒体平台的放大,在网络空间产生了二次传播现象,并引发了网民的围观和热议。不过,在短暂的娱乐狂欢过后,网络舆论对乡村"硬核"抗疫标语的态度却发生了反转,人们开始对"硬核"标语的限度究竟在哪里展开了反思。"硬核"式的宣传语言不仅影响了标语的宣传效果,而且还损害了基层政府的形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下,只有文明才是宣传标语应有的底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