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由于老子生活年代久远,其思想也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后人的补充和完善,但也导致老子原本的思想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有所变化。吾辈多将老子之"无为"解为不为或无所事事,更是将老子之"无"与"有"相对,将"为"解为"作",以此将老子蕴含超越常规行为意义上的"无为"贬低为犬儒学派的消极避世,无欲无求,或者曲解为统治者"南面之术"的政治策略,看似"无为"实则是"无所不为"。这是对老子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无为的错误理解,是撇开道、自然、无为三者之间的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