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句法范畴在汉语中并无形态表现,因此汉语形容词和动词在作谓词时较难区分,而相关文献中的体标记和程度副词测试对于分析外国学生习得这两类词的应用效度均较为有限。同时,跨语言对比显示,影响汉语心理谓词二语习得的语言本体因素包含母语(英、俄)形态形式和目标语(汉)句法分布。由于汉语无形态形式可以借助,因此二语者识别汉语心理形容词和心理动词唯一可靠的形式线索就是句法分布。据此采用双自变量混合设计方案的实证结果显示,母语形态特征的丰富度在目标语句式类型的不同水平上呈现出变异性,而这一中介语归纳说明,形态形式和句法分布实质上是以交互方式参与到汉语心理谓词结构的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这为解释诸多已有发现提供了思路并得出启示:中介语句法结构偏误和题元层级偏误的潜在成因理应包括母语和目标语中词类划分的标准差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