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急性胆囊炎(AC)模型豚鼠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后对胆囊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介素-1β(IL-1β)及核因子-κB信使核糖核酸(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探究胆囊下合穴——阳陵泉是否在治疗对应腑病方面存在相对特异性。方法 7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陵泉组、足三里组、上巨虚组、下巨虚组共6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除正常组外,其余豚鼠均手术于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建立急性胆囊炎豚鼠模型,造模成功并治疗5 d后,取胆囊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胆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白介素-1β(IL-1β)的水平,RT-PCR检测NF-κB mRNA的表达。结果 (1)与模型组比:各穴位组NF-κB mRNA表达均较低(P<0.01),阳陵泉组HMGB1、IL-1β含量均较低(P<0.01);(2)与阳陵泉组比:其他各穴位组HMGB1、IL-1β含量及NF-κB mRNA表达均较高(P<0.01或P<0.05)。结论 (1)电针胃、肠、胆腑下合穴干预AC其可能的机制是:经电针治疗的AC豚鼠其胆囊组织内HMGB1、IL-1β等炎性因子受到抑制,从而降低了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达到缓解胆囊组织炎症的目的;(2)阳陵泉组对AC模型豚鼠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组,提示电针阳陵泉对AC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