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哲学认识论的影响,传统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导致了教师知识教学的"符号化""产品化".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冲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其知识观对知识的主观性、建构性等特点的揭示,实现了对客观主义知识观的超越,引导了教师对知识和知识教学的深层理解,促进了教师知识观的转变.但同时,建构主义对知识客观性的全面否定带来了一种相对主义的危机,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产生了消极影响.实质上,知识的客观性与不确定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教师要关注这种张力,探寻知识建构的意义限度.知识教学的有效展开建立在尊重知识的客观实在性基础之上,而学生的经验建构则是知识意义达成的根本归宿.教师要实现知识观的重塑,理解知识的本质,实现教学的丰富价值;进行课程知识整合,实现关联性教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