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甲型流感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与病程的关系,为甲型流感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4月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成年甲型流感患者72例,分为单纯甲型流感组(31例)和甲型流感肺炎组(41例),比较两组咽拭子标本的病毒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 CT值)、有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甲型流感肺炎组的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小于单纯甲型流感组(P<0.05);甲型流感肺炎组的CRP、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大于单纯甲型流感组(P<0.05);两组CT值、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PC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症状出现后48 h内经抗病毒治疗患者不进展为肺炎的比例为82.6%,而48 h后抗病毒治疗患者不进展为肺炎的比例仅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50%的甲型流感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时病毒核酸仍呈阳性。结论:不能以CT值、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PCT作为患者有进展为肺炎风险的指标;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降低及CRP升高对甲型流感患者的预后不利;及时抗病毒治疗是治疗甲型流感的首选,不能以体温恢复作为患者无传染性的依据。
-
单位南通市肿瘤医院;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