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后路手术并发隐性脑脊液漏治疗经验总结

作者:李晓龙; 徐练; 孔清泉; 杨进; 宋跃明; 李涛; 刘立岷; 龚全; 曾建成; 刘浩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5, 29(05): 572-575.

摘要

目的总结胸腰椎后路手术并发隐性脑脊液漏的治疗经验,探讨切口部位引流管留置最佳时间,分析降低脑脊液切口漏出风险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胸、腰椎后路手术后发生隐性脑脊液漏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5例,女11例;年龄36~59岁,平均48.7岁。术后出现头痛19例;恶心5例,其中呕吐3例。23例引流管通畅、术后2 d内无脑脊液从皮肤切口漏出者,于第3天行夹闭引流管试验,其中21例无脑脊液切口漏出并拔管;2例出现脑脊液切口漏出,保守处理后第10天拔管。3例术后2 d内出现脑脊液切口漏出且保守处理无效者,再次手术清创、缝合切口,并留置引流管,术后第3天明确无脑脊液切口漏出后拔管。患者拔管后继续卧床3~5 d。结果患者切口均愈合,愈合时间7~15 d,平均8 d。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持续性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拔管后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均立即缓解。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6个月时MRI检查示手术部位无1例出现皮下硬脊膜假性囊肿。结论切口缝合质量是预防胸腰椎后路手术并发隐性脑脊液漏的关键因素。在保证缝合质量的前提下,可于术后第3天拔管。拔管前行夹闭引流管试验明确有无脑脊液切口漏出,以减少拔管后脑脊液从手术切口漏出的风险。

  • 单位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