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多是婴幼儿期出现的神经障碍性疾病,表现为运动和姿势异常[1],此类疾病在儿童肢体残疾中最为常见,其患病率为1.5‰—4‰,其中偏瘫型脑瘫约占44%[2],早期若不能有效治疗,继发患侧肢体关节肌肉挛缩变形可能性将增加,会给个人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3]。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在头部通过脉冲磁场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影响脑部神经功能,是一种无创性的治疗手段[4]。
-
单位徐州市中心医院; 徐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