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患儿, 男性, 年龄6岁5个月, 体重23 kg, 身高130 cm, 因"牙齿龋坏1年余, 患儿门诊治疗无法配合, 家属要求全身麻醉下治疗"入院。一般情况可, 生命体征平稳, 无发热咳嗽, 心肺腹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三项、胸部X片、心电图、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前常规禁食禁饮6 h, 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SpO2、无创血压, 开放静脉通路后开始麻醉诱导, 依次静脉注射阿托品0.2 mg、丙泊酚70 mg、舒芬太尼5 μg、罗库溴铵10 mg, 1 min后经右侧鼻腔进行气管插管, 管号4.5#, 深度20 cm, 套囊适量充气。机械通气, 潮气量230 ml, 通气频率20次/min, I∶E=1∶2, 维持PETCO2 35~45 mmHg(1 mmHg=0.133 kPa)。固定气管插管于患儿右侧面部, 面部与气管插管之间垫厚纱布预防压伤, 患儿枕部垫硅胶甜甜圈预防压伤, 见图1A。术中吸入2%七氟烷, 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 μg·kg-1·min-1维持麻醉深度, 维持心率100~120次/min, 血压100~90/60~50 mmHg。手术时间310 min, 麻醉时间340 min, 术中输5%葡萄糖600 ml, 少量出血。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不久患儿母亲发现枕部有一块约2 cm×2 cm红肿区域, 触摸质地软, 当时考虑手术时间较长, 压迫所致, 局部按摩, 尽快恢复血供, 请皮肤科会诊后建议局部涂抹激素软膏3 d。嘱咐患儿母亲密切观察红肿情况, 如有不适随时来医院就诊, 当日出院。术后21 d患儿母亲发现患儿枕部头发缺损, 见图1B。术后30 d患儿复诊枕部头皮可见部分毛发已经长出, 见图1C。术后90 d患儿枕部毛发已经完全长出, 见图1D。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