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影连环画在民国时期就已产生,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极大的繁荣。新中国的电影连环画与一般意义上的连环画不同,包含了“复制画面”和“画师绘图”两种形态,二者均可被看作是电影的其他媒介“伴生物”,同时也提示着电影的“媒介迁移”和“再媒介化”路径。电影连环画在媒介上的“减法”消解了电影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同时“提纯”了电影的“人民性”,并以自身媒介所具有的“大众性”特点,成为新中国“人民文艺”的重要“话语机器”。
-
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