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隐匿阴茎的分型及治疗探讨

作者:李振武; 宋宏程*; 张潍平; 孙宁; 田军; 李明磊; 黄澄如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8, 17(12): 894-897.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隐匿阴茎的分型、手术指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隐匿阴茎患儿临床资料,年龄3~15岁,平均7. 5岁,尿道外口与包皮口在同一条直线上为圆锥型(n=42),尿道外口与包皮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为烟斗型(n=18)。其中29例圆锥型予保守治疗,13例圆锥型和18例烟斗型予改良Shiraki术治疗。结果 60例患儿中,55例获得随访,26例短狭窄段圆锥型通过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其中15例完全上翻,11例部分外翻;其中12例年龄> 12岁短狭窄段圆锥型患儿的包皮均能完全上翻且没有狭窄环。29例手术治疗者,包皮均能完全上翻,其中26例阴茎体显露满意,3例阴茎体显露欠佳。结论先天性隐匿阴茎应采取个体化治疗,可根据尿道外口与包皮口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对隐匿阴茎进行分型,短狭窄段圆锥型通过保守治疗可自愈,长狭窄段圆锥型和烟斗型需手术治疗。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