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福柯新自由主义治理术为理论视角,采取质性研究取向的个案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一名违约进入补习行业的男性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借助文件资料分析,探讨公费师范生选择成为补习讲师的原因、过程及其身份认同,结果发现在结构性限制条件下,对于违约的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而言,进入补习机构既是次优选择也是更优选择;公费师范生系统的学前教育学习经历使其产生了补习讲师也是教师的身份认同,不存在补习讲师身份和主流学校教师身份之间的对立冲突。政府应加强监管,补习行业应加强自律,并通过与师范院校合作,以订单式培养、在职培训等方式提高补习机构的师资水准,以引导补习机构更好地发挥其吸纳就业的积极社会作用,在为公费师范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的同时,助力其对自身教师身份的认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