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27年由上海影戏公司制作出品的《盘丝洞》在上映八十余年后,在中国已经散失的影片拷贝经由挪威方面重新发现而得以回归,为早期中国电影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活动文本资料。通过现存残片内容以及当年出版的电影特刊及相关资料,可以一定程度还原上海影戏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行践对古典文学著作《西游记》改编过程中的具体思路。本文拟从影片的演员选择与宣传、影片文本中呈现的表演形态角度,审视《盘丝洞》对《西游记》原作改编中文学视野之外的大众视觉文化表达机制,进而对影片身处向现代性转型的中国(从电影业发展角度可能直接指向上海)时代语境下,文学改编上采取的整体策略作详尽考察。

  • 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