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匮要略》有关"妇人脏躁"历来就有"燥"与"躁"不同的记载,另外,对"脏"字的不同解读,对部位与性质的不确定性,导致传统理论对"妇人脏躁"的理解莫衷一是。引入隐喻认知学、逻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刻画,发现妇人脏躁的病位在子宫,"躁"应为"燥",妇人脏燥概念并非源于传统脏腑功能理论,更可能是基于对"妇人经水外流或经水不流"的直接观察而形成的隐喻性概念,其本意应当是指妇人行经或绝经时的一种状态。将其称之为脏躁病,则应当是一种代指,属于转喻的范畴。通过这种条件的确立,也还原了甘麦大枣汤治疗"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申"的应用范围。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