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重症IT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的用药剂量差异分为小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案治疗,其中小剂量组采用丙种球蛋白200 mg/(kg·d)+醋酸地塞米松治疗,正常剂量组采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醋酸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3、7 d的血小板计数,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37/41),正常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41),正常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5/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3、7 d,两组血小板计数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上升时间、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和正常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ITP的效果、不良反应风险基本相当,而降低剂量的优势在于可减少丙种球蛋白的使用,临床可酌情采用小剂量方案。

  • 单位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