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长春西汀注射液每次20 mg,q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每次0. 2 g,ti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 25%(69例/80例)和67. 50%(54例/8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VEGF分别为(397. 56±41. 23)和(368. 32±39. 27) ng·L-1,b FGF分别为(16. 79±2. 82)和(14. 36±2. 72)μg·m L-1,SOD分别为(64. 34±5. 61)和(57. 43±5. 53)μU·L-1,MDA分别为(6. 41±0. 97)和(6. 78±1. 03)μmol·L-1,NIHSS评分分别为(7. 59±4. 88)和(9. 18±4. 69)分,BI指数评分分别为(69. 69±17. 36)和(61. 81±19. 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皮疹和头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 75%和12.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能是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大脑灌注及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等方式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