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不同炮制品肠道毒性差异及炮制对巴豆脂肪油、总蛋白的影响

作者:单雪莲; 郁红礼; 吴皓*; 王卫; 张元斌; 程梓烨; 陈云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18, 43(23): 4652-4658.
DOI:10.19540/j.cnki.cjcmm.20181105.005

摘要

为考察不同巴豆制霜过程对巴豆脂肪油、总蛋白及致肠道毒性的影响,将巴豆生品进行热压去油,冷压去油和淀粉稀释法炮制,得3种巴豆制霜品。小鼠灌胃给药,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含量,考察肠道通透性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不同肠段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表达变化,考察巴豆生品及其制霜品对肠道损伤的毒性差异。分别采用GC-MS和SDS-PAGE分析巴豆制霜前后脂肪油和总蛋白的变化。结果显示,巴豆生品能够显著增加小鼠肠道通透性和降低十二指肠、空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制霜后小鼠肠道通透性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均趋向正常,毒性降低。不同巴豆霜肠道毒性大小为:冷压巴豆霜>稀释巴豆霜≈热压巴豆霜。3种巴豆霜脂肪油成分组成一致,但总蛋白含量和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含量高低:冷压巴豆霜>热压巴豆霜>稀释巴豆霜,其中冷压和稀释巴豆霜总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一致,热压巴豆霜总蛋白组成发生显著变化,条带减少,变淡。表明在巴豆制霜中,稀释和加热过程均能够降低蛋白含量,且加热导致部分蛋白变性失活。稀释和加热均能降低巴豆霜毒性,但加热过程减毒作用更显著,表明加热是巴豆制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