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擦擦一词,源自中期印度—雅利安语sacchāya或sacchāha,本义为“复制”或“完美的形象”。后随佛教传入我国,并随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例如唐时意译为善业泥,而藏地音译为■(tshatsha擦擦),实际皆是专指用凹型模具压制而成的小型脱模佛像和佛塔等艺术品。藏传文化的各种艺术中,擦擦的制作以复制为核心,从技术角度比唐卡、塑像、金铜像等更显便利。所以古今藏传文化宗教界和文艺界的一些顶级名人,有时会因某种特殊缘起,而在旁人的协助下,用擦擦模具立刻制出一枚擦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