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水污染加剧,于桥水库局部区域出现藻华,影响其饮用水供水功能。为弄清藻华区域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保障区域饮用水安全,以2008—2017年8—9月的Landsat 8卫星遥感为基础,通过叶绿素光谱解译,分析于桥水库藻华分布现状和演变特征,并结合水质监测和区域气温数据,探讨藻华爆发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于桥水库藻华主要发生在水库西北岸,严重时会发展到库心区,东南部沿岸很少出现藻华。从时间上看,2008年和2009年于桥水库藻华暴发面积较小,2010年开始加剧,该年8月藻华面积达到了5. 66km2,之后的3年基本维持在3 km2左右,到2014年之后,藻华面积逐步得到控制并趋于平稳(面积为1. 37~1. 95 km2)。上述10年间于桥水库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水体总磷(TP)与叶绿素a(Chl-a)呈现一致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发现,历年8—9月Chl-a与TP平均质量浓度呈现线性关系(R2=0. 944),但藻华面积与同期TP质量浓度无明显相关,2010年藻华大面积爆发可能是受气温影响。研究表明,磷是于桥水库藻华爆发的控制因子,建议在流域尺度开展水质目标管理,严控支流磷输入和内源磷污染负荷,以控制于桥水库富营养化和减少藻华爆发。

  • 单位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