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低于4.0×109/L(儿童≥10岁低于4.5×109/L,<10岁低于5.0×109/L)的综合征,因为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占比例最大,故临床所述的白细胞减少症主要指中性粒细胞减少。正常人外周血中的白细胞(WBC)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它们起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不仅可以代表体内免疫系统活动,也可作为人体免疫细胞分布形式,具有吞噬异物、治愈伤口以及抵御病原体入侵等作用,当人体白细胞减少后,会给免疫功能带来影响,极易受到感染性疾病的侵袭,严重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中医学根据白细胞减少症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等症状,将其归属于“虚劳”范畴。西医治疗此病多用粒细胞刺激因子等升白药物,但其存在价格昂贵、半衰期短、需多次注射、副作用显著等局限性,而中医认为白细胞减少症是因为体内气血不足、脾胃功能失调、肝肾阴虚等原因引起的。在治疗方面通过具有补气、益血、健脾胃、滋阴等功效的治疗方法调理体内气血,增加白细胞数量。故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疗法两个方面对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旨在为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