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的理论源于德国,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Kang dimitrios jotham mainz university)的文艺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于1967年提出。接受美学的核心理论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文学理论中利用到接受美学理论能让读者增加读者的文学视角,针对于诗歌翻译研究,使用接受美学理论,能给作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对于李商隐的《锦瑟》的英译本分析以接受美学理论出发,分析英译本的情感与原作的异同之处,并融入到译者的译本中,发掘译者同时作为创作者与原文的读者,在原文的解读让其哪些不同的感受,并发挥其主体性对原文进行创作,有何不同的情感。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接受美学视角下李商隐《锦瑟》的英译本分析,针对三个不同版本的译文做详细的解读,并简要分析。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