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理论的观点来看,社会风尚和审美趣味的改变影响着曹植的接受。从建安到南北朝时期,曹植的接受逐渐达到了黄金时期。初唐时期,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等文人对曹植诗歌的接受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是在题材和创作手法上接受,二是在文学批评上的接受,这主要表现了曹植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希望通过继承“汉魏风骨”来改变六朝以来绮靡的文风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