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待儿童情绪调节障碍的脑连接机制与干预

作者:刘文; 于腾旭; 刘方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2(04): 1-8.
DOI:10.16216/j.cnki.lsxbwk.201904001

摘要

受虐待儿童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情绪调节障碍,如高情绪反应性、不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从共性诊断理论来看,情绪调节障碍是受虐待儿童许多精神病理问题发生的共性风险因素,因而探究受虐待儿童情绪调节的干预有着独特的临床意义。目前应用在焦虑、抑郁个体身上的情绪调节疗法具有极大的参照意义。此外,对情绪调节神经层面的研究已经逐渐从单一神经结构研究转向功能连接性研究。从脑功能连接的角度看,受虐待儿童会表现出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杏仁核以及认知控制脑区—外侧颞叶皮层间功能连接的异常,这可能是其情绪调节障碍的神经机制。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究情绪调节的脑连接机制以及对受虐待儿童的干预技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