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唾液乳杆菌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择牛Ⅱ型胶原为免疫原,对雄性SD大鼠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随机选取24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CIA模型组、唾液乳杆菌组、甲氨蝶呤组,每组8只,另外选择8只大鼠作为健康组。健康组和CIA模型组均给予细菌培养基灌胃;唾液乳杆菌组给予唾液乳杆菌灌胃;甲氨蝶呤组给予甲氨蝶呤药物灌胃,每组连续灌胃4周。结束后评定关节炎指数,测量发病足厚度,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染色;检测脾脏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含量,评估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CIA模型组、唾液乳杆菌组及甲氨蝶呤组的关节炎指数评分(t=82.31、257.33、234.21),发病足厚度(t=21.47、56.14、51.44),血清中IL-1β(t=33.77、23.52、23.75)、IFN-γ(t=27.89、48.44、56.42)、IL-17(t=51.21、10.50、18.68)、IL-2(t=77.15、11.80、25.16)、IL-6(t=42.96、20.81、18.41)、IL-8(t=64.05、6.47、4.76)、IL-10(t=13.66、2.56、7.88)、TNF-α(t=37.97、30.16、23.07)、Th17(t=61.53、230.11、210.61)水平等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唾液乳杆菌对CIA模型SD大鼠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抗炎作用,对应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对Th17和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抑制了IL-1β、IFN-γ、IL-17、IL-2、IL-6、IL-8、IL-10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