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结肠癌组织血管生成抑制素结合蛋白(AMOT)、迁移诱导蛋白-7(MIG-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相关性。方法 70例结肠癌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AMOT、MIG-7及MMP-2。采用双重染色法检测癌组织VM,并计算癌组织VM阳性率。采用Spearman法分析AMOT、MIG-7及MMP-2与结肠癌患者VM的相关性,Kaplan Meier及Cox回归模型分析AMOT、MIG-7、MMP-2、VM及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癌组织AMOT、MIG-7、MMP-2阳性率分别为58. 6%(41/70)、61. 4%(43/70)、70. 0%(49/70),癌旁组织均分别为31. 4%(22/70)、0、4. 3%(3/70)。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AMOT、MIG-7、MMP-2阳性率均较高(P均<0. 05)。结肠癌组织VM阳性率32. 9%(23/70)。AMOT表达与结肠癌患者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均<0. 05); MIG-7、MMP-2表达及VM量与结肠癌患者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均<0. 05)。结肠癌组织MIG-7、MMP-2表达与VM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 304,0. 259; P均<0. 05)。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MIG-7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有关。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MIG-7蛋白水平及VM阳性是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肠癌组织AMOT、MIG-7、MMP-2均呈高表达,VM阳性表达较高。MIG-7、MMP-2可能通过调控结肠癌VM的形成,影响结肠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
-
单位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