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自20世纪80年代"打工文学"问世,至今已近三十年的时间,尽管也有一些研究者在关注、讨论和争议,但这些声音与其在普通读者及某些特定群体中曾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相较,却是远远不及。毋庸讳言,"打工文学"在艺术成就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对苦难无节制地宣泄与控诉、对生活场景表象化地罗列展示,价值判断的简单二元对立倾向,对人性探察与拷问的深度严重不够,细致、真切的细节描写相对匮乏、故事情节和结构安排得生硬或俗套,语言的稚嫩与粗鄙等;但若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从叙事学角度进行整体考察,我们依然能够从中获得新的发现——尤其是其中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