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神经病理性痛诱发小鼠睡眠障碍时谷氨酸与丘脑-皮质神经元活动的关系。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8只, 6~8周龄, 体重15~25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4):假手术组(Sham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CCI组)。采用结扎坐骨神经干法建立小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造模前1 d(T0)和造模后3、5、7、14、21 d(T1~5)时测定术侧足机械缩足反应阈和热缩足潜伏期。T3时植入EEG记录电极到视觉皮层, T4时监测6 h EEG的变化, 计算非快动眼睡眠时间、快动眼睡眠时间和觉醒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T3时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将微丝电极植入到丘脑腹后核(VP)和初级体感皮层(S1), T4时采集VP和S1场电位, 计算各波功率百分比, 同时评价VP和S1局部场电位的相干性。T4时处死小鼠, 取脑组织, 采用质子核磁共振波谱检测丘脑和皮质各脑区神经递质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 CCI组T1~5时机械缩足反应阈降低, 热缩足潜伏期缩短, 非快动眼睡眠时间百分比降低, 觉醒时间百分比升高, VP区δ波功率百分比降低, VP和S1区α波功率百分比升高, VP-S1场电位的相干性在δ波(1~4 Hz)及α波(8~14 Hz)的频率范围内均增加, 丘脑和皮质谷氨酸、谷氨酰胺及谷氨酸-谷氨酰胺水平升高(P<0.05)。结论神经病理性痛诱发小鼠睡眠障碍可能与丘脑-皮质谷氨酸水平升高, 导致神经元电活动改变有关。
-
单位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