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Ma以来河北平原衡水地区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作者:张胄; 于娟*; 吴利杰; 张翼龙; 李瑞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 35(03): 103-108.
DOI:10.13448/j.cnki.jalre.2021.075

摘要

通过对河北平原衡水地区JZ孔的粒度测试与分析,探讨了3.34Ma以来该地区沉积物粒度特征、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环境演变历史。研究表明:3.34Ma.以来,沉积物平均粒径在0.74~4.80φ之间,粒径偏粗;分选系数处于0.88~2.21之间,属差-较好分选性;偏态在-0.2~2.89之间,以正偏为主;峰态范围处于1.88~13.88之间,尖锐。频率分布曲线主要为不对称单峰态,峰值在0~4φ之间,概率累积曲线二段式跳跃组分含量占比多,三段式以滚动组分为主。3.34~2.58Ma B.P.水动力条件弱,主要发育浅湖洼地环境;2.58~0.78Ma B.P.早期由浅湖向洼地环境过渡,夹河流环境,中期滨湖与河流环境交替,晚期为洼地环境;0.78~0.128Ma B.P.期间由洼地向河流环境转变;0.128~0.01Ma B.P.早期发育滨湖环境,晚期水动力条件由弱变中等,洼地与河流环境先后发育;0.01Ma B.P.至今为泛滥平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