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在猪全层皮肤切除模型中,观察负载白藜芦醇的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e submucosa, SIS)脱细胞基质对创面炎性反应和瘢痕形成的影响,评价愈合质量。方法 自2022年3月至202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将SIS脱细胞基质胶和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v)溶液配制成膜片状的负载白藜芦醇的SIS脱细胞基质(Rev/SIS)。取小型猪3只,在每只猪背建立4个4 cm×4 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按照不同治疗手段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纱布组(对照组)、白藜芦醇组(Rev组)、SIS脱细胞基质组(SIS组)和负载白藜芦醇的SIS脱细胞基质组(Rev/SIS组)。分别记录术后第7、14、21、28天的创面愈合及术后第42天的瘢痕形成状况;采集创缘组织行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评估愈合过程中的炎性浸润和再血管化水平,以及所形成瘢痕组织的皮肤厚度和胶原沉积情况;并分别在术后第3、7天检测各组创面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 NOS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的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术后第7、14、21天,SIS组和Rev/SIS组创面残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1天Rev/SIS组创面残留率低于SIS组(P<0.001),术后第28天除Rev/SIS组外其余3组创面均未完全愈合;术后第42天Rev/SIS组瘢痕面积最小,质地柔软,扁平且无明显色沉。Rev/SIS组TNF-a、IL-6 m 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3种治疗手段均能降低创面i NOS m RNA表达(P<0.001),但以Rev/SIS组最为显著(P<0.05),且Rev/SIS组的ARG-1 m RNA表达高于其余3组(P<0.05),该组创面炎性浸润程度最低,再血管化水平最高。其余3组瘢痕的表皮、真皮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也以Rev/SIS组改善最为显著(P<0.0001),且该组胶原沉积与正常皮肤相似,排列有序。结论 尽管SIS脱细胞基质和白藜芦醇单独使用也可能产生抗炎效应,在促进创面愈合的同时,减少瘢痕形成面积,有效提高愈合质量;但二者联合应用的效果更为显著,Rev/SIS脱细胞基质为开发新型皮肤创面敷料提供了一种潜在选择。
-
单位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