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从调控自噬清除过氧化物角度,探究人参败毒散修复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的机制。方法:自由饮用3.0%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诱导UC小鼠模型,雄性C57BL/6J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美沙拉嗪组(0.3 g·kg-1)、人参败毒散高、中、低剂量组(12.35、8.22、4.11 g·kg-1),每组10只,连续给药灌胃7 d。选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变,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PAS/AB)染色观察杯状细胞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活性氧自由基(ROS)荧光表达;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LGR5)、p6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UC模型组结肠HE染色见黏膜上皮结构大量缺失,肠腺破坏,炎性细胞大量浸润,结肠病理损伤评分(TDI)明显上调(P<0.05),杯状细胞大量丢失,SOD活性及LC3Ⅱ/Ⅰ、PCNA下调(P<0.05),而p62、MDA、ROS、LGR5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人参败毒散组结肠TD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PAS/AB染色见大量新生的杯状细胞。PCNA、LGR5、SOD活性及LC3Ⅱ/Ⅰ明显上升(P<0.05),而p62、MDA、ROS含量明显降低(P<0.05),以人参败毒散低剂量组最佳(P<0.05)。结论:人参败毒散可促肠上皮修复,其机制可能与启动肠道自噬,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促使肠干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