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AST/血小板(PLT)比值(APRI)及ALT/PLT比值(BPRI)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2月-2014年2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行肝活组织检查的CHB患者167例,检测患者的血常规及肝功能,将APRI、BPRI与肝组织病理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结果在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G0、G1、G2、G3、G4各组中,APRI进行比较,G1与G2、G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01组与G24组的AP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PRI进行比较,G0与G4、G1与G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01与G24进行比较,BP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0、S1、S2、S3、S4各组中,APRI、BPRI两两比较,S2与S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PRI、BPRI预测肝组织炎症G24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0.736(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690.827、0.6530.819,P值均<0.000 1),APRI、BPRI预测肝组织炎症G24级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601、0.630,灵敏度分别63.6%、82.7%,特异度分别为74.5%、59.6%,约登指数分别为39.0%、42.4%。结论 APRI、BPRI可作为预测CHB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指标,但APRI、BPRI可能无法预测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