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踝泵运动对肺癌患者股静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6例行股静脉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为对照组,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7例行股静脉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为观察组, 分别采取舒适角度踝泵运动和最大角度踝泵运动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疲乏评分和导管留置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疲乏评分及导管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大角度踝泵运动模式可降低肺癌患者股静脉PICC置管的导管相关性血栓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增加导管留置时间, 但容易引起患者疲乏, 临床推广使用需考虑患者耐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