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殷人以水为德,已产生海螺崇拜,螺又形似女阴,故以少女形象呈现。螺女故事形成ABC三种类型。A型故事产生于魏晋六朝,主要写天汉素女受天帝派遣下凡与谢端“作妇”或“权为守舍炊烹”,螺女后升空而去。但《幽明录》中吴龛故事是异型类,成为唐代B型故事的改编底本,主要写吴堪与溪水女神结为夫妻,斗败好色的县宰后升仙而去。而唐《集异记·邓元佐》又是另一个异型故事,写邓元佐与螺女缠绵后,“自此栖心于道门”,遂又诱发了明代C型螺女修道故事。三种类型的故事不断承衍、变异和改写。从传播路径看,螺女故事最早滋生于福建沿海,自六朝开始向江浙内地传播,并由海螺之神变为溪水或泉水之神,在明末《旌阳宫铁树镇妖》中,螺女又兼有海神与江水神的双重身份。
-
单位三江学院; 扬州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