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农村格局比较稳定。尽管物质相对短缺、生活较为贫困,农村的精神生活并不显得落寞、寂寥,尤其是哺育年轻一代的人文精神、文化传统富足而缭绕、生动而弥散,并转化成滋润的、恰当的教育力量,多方面促进年轻人积极健康发展,使他们成为农村最有力的建设者或反哺者。具体表现为:寓言故事开启心智,劳动锻炼提升人格层次,乡村文化丰富生命意义,家庭生活提高成长速度,学校教育托起未来梦想,凤凰帮带拓展人生志向。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挤压之下,背离传统的乡村文化已经丧失自然教化功能,承载着乡村文化传统的乡贤长老也已难见踪影。如何拯救乡村文化,使其起到应有的规训、启迪与教化等作用,值得专门探讨。